三、强化基础支撑,建设巴渝美丽乡村
(十一)建设高标准农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扎实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土壤改良和田间种养配套设施完善,建设高标准农田15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以上。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范围。
(十二)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足额计提并管好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政策。完成水利投资220亿元以上,推进金佛山等20座大中型水库建设,开工6座以上骨干水源工程,整治450座小(Ⅱ)型病险水库,新增和恢复有效灌面30万亩以上。开展区县整体“人饮达标”。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小型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支持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00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到80%。完成100个现代化小城镇、1000个农民新村供电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落实规模化种养殖用电与农业同价政策。
(十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强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涉农产业和区县科技支撑示范工程。实施效益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加大种业投入,强化农作物育种创新。组建11个科技服务团,加快良种推广步伐,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推广。强化“12316”信息服务。促进科技推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1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30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落实机制,建设全程机械化作业高产示范基地,研发适应丘陵山地的农机新产品,推广农机具20万台(套)。
(十四)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完善四级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主城、区域中心城市、生产基地三级冷链物流体系。加快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及江津双福农贸城建设。新建“绿优鲜”农超对接超市200个,发展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支持兴建“田头市场”,建设大宗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推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减免与农产品有关的市场建设配套费,降低农贸市场摊位费和租赁物业费。推行“订单农业”,推广“农超、农餐、农校、农厂、集团”对接及社区直销菜店等模式,发展连锁经营、节会展销、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有组织销售600亿元,出口贸易4.5亿美元。
(十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公益林补偿政策,加强湿地保护,争取并落实新的退耕还林任务。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新造林300万亩。科学规划村庄建设,保持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引导生产相对集中、居住适度集中,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千百工程”。新建巴渝新居3万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2万户。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传统村落和民居。推进水土流失、石漠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户用沼气5万户、清洁工程示范村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