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按照“区县全覆盖、项目到现场、资金查台账”原则,我委会同市财政局采取受助区县自查与中介机构抽查核查相结合等方式对2013年区县对口帮扶工作进行了绩效后评估。其中:涉及17个受助区县帮扶项目211个、对口帮扶资金4.13亿元(实地重点核查帮扶项目137个,占项目总数的65%,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86个)。
从绩效后评估总体情况看,绝大多数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乡镇和参与单位协同有序推进,帮扶项目实施效果总体良好,为受助区县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帮扶绩效明显:一是超额完成年度援助实物量。全年实际完成援助实物量4.48亿元,超年度计划0.1亿元。其中,援助区县财政直接投入4.23亿元、占总量的94.5%;援助区县区级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社会捐赠0.25亿元,占总量的5.5%。二是援助项目实施效益显现。当年落地经济发展帮扶领域项目25个,社会民生帮扶领域项目186个,直接受益群众20万人,有力促进受助区县园区、城镇、旅游、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完善。三是协助引资和智力援助成效显著。当年援助区县协助受助区县引资规模项目28个,协议投资53.7亿元,实际到位投资7.5亿元;全年完成劳动力培训11306人次,帮助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等3336人,培训党政干部1320人,互派党政干部、科技干部、医生及教师等777人,资助贫困生4270人,新增学校及医疗机构结对46对。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万州、巫溪、丰都、酉阳等区县部分援建项目进展较为缓慢,奉节县项目管理欠规范,奉节县和巫溪县帮扶资金管理存在漏洞。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绩效后评估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强调工作要求,明确整改期限,督促结对区县特别是受助区县要对照绩效评估中反映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规范项目管理,促进对口帮扶机制和帮扶资金发挥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