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五”时期重庆市科普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重庆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阶段,也是重庆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时期,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建成西部创新中心的关键阶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科普工作确立新定位。
打造西部创新中心,重在集聚创新资源,引领创新发展。基础在于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创新生态,掀起草根创新的新浪潮。关键在于加速提升创新资源的集聚力、创新成果的影响力、新兴产业的引领力、创新环境的吸引力以及区域创新的辐射力。科普工作要紧紧围绕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定位,着力宣传创新、服务创业,努力营造人人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科普工作明确新任务。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从全市来看,“十三五”时期总体上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情况没有根本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更加需要科普工作树立以能力素养提升为导向的工作理念,着力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劳动能力、科学生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科普服务,以培育具有较好科学素质的新型社会公民。
(三)科技传播变革要求科普工作探索新模式。
随着各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媒体手段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方式,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界限日渐模糊。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手段相互融合,信息内容的科学性与误导性同时并存,需要把拓展科普主体、创新科普手段、优选科普内容作为探索科普工作新模式的重要任务。
二、重庆市科普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十二五”时期科普事业发展主要成效。
“十二五”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和提升科普能力为宗旨,建立健全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大经费投入,使科普成为市民能力素养提升和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1.重视制度创新,统筹协调机制逐步完善。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多元投入、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加强政策引导,注重资源配置,建立完善重庆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重庆市科普行政管理部门在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资源整合以及督促检查方面的重要作用,将科普工作纳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完善科普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科普工作检查评估机制,着重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2.优化科普政策环境,科普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印发《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奖评选办法(试行)》《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细则(修订)》,出台《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科普基地评审认定细则》《科技传播与普及项目及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建立并完善了科普基地考评指标体系,实现全市科普基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市科委、市科协、市社科联对创新性突出、社会效益显著的科普图书、科普电子出版物、科普音像制品、科普文艺作品等优秀科普作品予以奖励,为加强全市科普能力建设和做好科普工作奠定了基础。
3.加强科普阵地和设施建设,科普活动全方位开展。“十二五”期间,我市逐步完善了以重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三峡博物馆等科普资源丰富的场馆为龙头,其他专题性科普场馆为主干,以中小学科普教育活动室建设和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为支撑的科技场馆体系,加强了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站)、科普宣传栏、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建设力度。目前,市级科普基地数量已达113家,涵盖了场馆类、培训类、传媒类、旅游景区类、研发创作类等五大类别,60%的中小学校建成科普教育活动室。创新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三峡大讲坛”等示范性综合科普活动及“中小学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小学科普活动优秀案例评选”等专题性科普活动。在重庆电视台开设“科技在我身边”“科学十分钟”“不健不散”等科普节目,开通重庆科普网、重庆社会科学普及网等科普网站。推进科普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效融合,深入到每一个学科,并通过学校科普教育活动室开展科普教育课程辅助活动。
4.科普组织架构形成,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切实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各类科普组织架构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共有70余名专家进入重庆市科普咨询专家库,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科普咨询专家库实现了资源共享。科技(科普)组织机构逐步建立健全,部分村(社区)建立了科技中心,依托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计划,初步建立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多数中小学建立科技(科普)业务指导机构和队伍,各种形式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以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技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社区科普宣传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庆市科普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面对“十三五”时期的新形势和新需求,重庆市科普发展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短板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重科研、轻科普”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政府投入科普经费不足,科普工作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二是科普资源分散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事业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公民参与科学技术热点问题讨论的机制和渠道尚未建立,民间科普机构严重缺乏。三是科普活动水平不高,影响力不强。科普活动组织策划水平参差不齐、体验性互动性不充分,导致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够,市民缺乏有效参与科技事件和热点问题讨论的机制和渠道。四是专职、专业科普工作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科普场馆功能发挥不够。科普主要工作手段单一,依靠网络媒介、新型社交媒体等开展科普工作的力度不够、质量不高。科普社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从事科普事业的意愿还比较缺乏。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重庆市科普事业发展应聚焦全市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树立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协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同步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理念,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以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构建新型科普工作体系为支撑,着力激发创意,积极宣传创新,主动服务创业,推动科普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为重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西部创新中心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初步形成与西部创新中心相适应的科普服务能力和科学传播体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全面推进我市科普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塑造一批在西部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普场馆、科普活动、科普栏目等科普品牌,建立先进的科普工作体制机制。组建一支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营造优良的科普工作环境。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更加广泛,科普投入大幅增加,科普资源共享、科普市场繁荣与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具体目标:
——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十三五”末全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提高4个百分点,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继续保持西部前列。提高公众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支持科技创新、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科学素质差距,更好地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科普能力显著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达到20家,市级科普基地突破200家,区县级科普基地突破1000家,规范型社区科普活动室达到500个,建设“启明书屋”100个,建成重庆市“2020”科普示范工程20个。科普展教品的质量和科普场馆的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探索建立3—5个科普内容创制基地,向全市100所以上中小学推广科学探究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报刊和广播电视媒体作用制作播放科普节目,打造一批科普知名微博、微信平台,研发并推广一批科普相关手机APP应用,增强科普教育辐射力。
——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到2020年,建立200名以上的“科普专家人才库”,进一步强化优秀科普人才的培训教育。全市科普专职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具备大学本科学历的达到90%。出台《重庆市科普志愿者服务条例》,注册科普志愿者达到10万人,逐步建立起由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科普专家、技术能手、村(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动态稳定,与我市科普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科普人才队伍。
——科普产业初具规模。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以多元化投资和市场运作的方式,优化科普产业发展环境,搭建科普产业专业孵化平台,强化科普产品研发平台建设,打造科普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引导培育发展科普企业,把重庆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普产业示范城市。力争到2020年,打造5个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普产品研发中心,10家科普企业专业孵化器,500家科普企业(服务机构),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四、重点任务
“十三五”时期,全市科普工作将贯彻落实重庆市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实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等四大工程。
(一)关注重点人群。
任务要求:
根据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十三五”期间,聚焦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农民和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等重点目标人群,实施科学素质提升工程。
推进计划:
1.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重庆市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科技教育主渠道作用。推进中小学生科学常识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加强校内外相结合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实践活动工作机制。开展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和重庆市中小学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未来工程师大赛等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举办中小学优秀科普活动社团、明日科技之星、小小实验家、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科技小能手评选活动。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研究,推进中小学生科学素质评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继续面向全市普通中小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培育工作,建立中小学科普教育资源库,培育100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50个区域性中小学科技活动室和50个优秀科技教师工作室。面向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技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加强各类家长学校和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开展科技类亲子体验活动,重点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等内容,提高科学素质。
2.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计划。推动市、区县党校和行政院校开设科技创新课程,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执政水平、科学治理能力、科学生活素质。将科学素质培训纳入主体班教学内容,举办科学发展前沿专题讲座,引导、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重点抓好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育和理论学习。建立适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时间碎片化和学习内容多样化特点的科普常态化机制。积极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教育培训手段,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帮助领导干部及时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和动向,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带头参加科普活动,不断提高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计划。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服务现代化。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开展生态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和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争经过技能培训的新型农民总数达到50万人。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欠发达地区,从科普的角度,给予信息上、技术上的扶持。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绿色殡葬等科技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理念。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热线等平台扩大科普内容推送。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强化新型农民职业证书培训工作,持续开展职业农民、农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实施科普精准扶贫,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科普服务力度。
4.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提升计划。以各类科技园区、办公楼宇和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开展金点子大赛、“讲理想、比贡献”等系列活动。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在企业建设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化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和职工素质工程。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组织开展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的稳定就业和科学生活能力。充分发挥职工技协、企业科协、企业研发中心等组织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等活动。深化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和职工素质工程。
5.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提升计划。以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为重点,以热点科技问题或科技事件为切入口,聚焦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内容,深入开展和实施公益科教进社区、公共安全科普宣传行动、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和项目。开展科学养老教育,办好老年大学,推进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推进社区主题科普场馆建设,拓展和发挥科普功能。
(二)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任务要求:
对接西部创新中心的战略全局,围绕创新链加强科学普及。着眼于激发草根创意、民间创新和大众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培育科普产品(服务)研发中心,强化科普创作,探索产品科普工作,加大科普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科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计划:
1.创新意识提升计划。联合重庆众创空间联盟,在创客基地开展有特色、以创客群体兴趣爱好为导向的科普活动。举办“科普创客周”“创客孵化大赛”等专题科普活动。支持重庆众创空间、孵化器等机构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建设,提供更多具有附加值的服务。开展“我最爱的重庆十佳创意微博、微信公众号”评选活动。鼓励各高校指导、支持大学生利用各类平台,以O2O、B2C、C2C等多种模式,在面向社区居民的科普服务中开展创新创业。发现、集聚一批明星级草根“创客”,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普平台,推动创意基因与重庆城市文化结合。
2.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创新链打造传播链,聚焦智能制造、互联网、大健康等产业和重大基础工程,广泛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优秀科学家和创新型企业为主要对象,加大对创新人才、各类创新机构的宣传,引导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创新、学习创新、参与创新。建立科研机构“开放日”、“见面会”和“科学年”活动制度,确立年度科学主题,组织十场科技记者见面会,开展百场主题活动,推动百家科研机构开放。依托相关高校、院所、企业,建设一批科学方法、创新方法的实训基地,鼓励学会、行业协会开展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市民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培训和实践活动。
3.科普产品研发提升计划。落实科普读物、科普挂图、科普书籍的创作发行优惠政策,推动出版一批图书、电子出版物与影视等科普原创精品。推出2个电视和广播科普精品和亮点栏目,培育2个全国一流科普期刊。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普适性展教品与专业特色展教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现有产品技术创新水平。引进一批先进的科普动漫技术,丰富科普展教品内容,提升重庆原创科普动漫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开展专题性、区域特色的科普旅游,开发科普旅游相关服务内容,建设一批科普旅游体验场所,建设若干专题化、主题化科普旅游目的地。同时,通过专项资助、社会征集、评比奖励等多种手段,强化企业产品宣传科普化,引导建立一批企业科普教育基地,重点打造10家有特色的企业科技体验馆和10条企业产品科普化旅游线路。
4.科普产业扶持计划。通过各类科技与产业化项目,培育和建设科普产品(服务)研发中心、科普产业孵化服务体系、科普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等,促进科普产业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提升服务科普产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推动科普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将科普企业列入重庆科技计划、产业化项目和文化产业扶持计划支持范围,推动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培育一批科普服务企业(机构),鼓励服务机构开展科普服务。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及个人投资科普产业,兴办科普新产品设计、开发、研制和生产企业。扶持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开发创作与服务能力的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出版、科普会展、科普创意等科普龙头企业。
(三)创新科普活动。
任务要求:
以各类经常性活动为基础,统筹考虑国家和重庆发展战略需求、市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结合热点科学事件,不断提高策划水平。创新活动形式、内容和载体,构建全市性、专题性科普活动平台,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科普活动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扩大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
推进计划:
1.培育品牌科普活动计划。创新科普活动形式、内容和载体,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科技节、社会科学“五进”活动等品牌活动。将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科普大篷车渝州行、三峡大讲坛、梦想课堂、中小学生科普征文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打造成科普品牌活动。鼓励与引导基金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大型活动的筹办,通过冠名、项目整体引进、合作举办等多种形式,提高活动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众参与率。
2.培育特色化专题性活动计划。结合创新、节能、低碳、健康、环保、信息化等公众关注的热点,每年聚焦一个主题,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策划一项专题科普活动,形成整体倍增的放大效应。建立与完善应急与公共安全科普的应急响应机制,针对不同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实施科普活动开放资助计划,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搭建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平台,努力将活动送到市民身边。
(四)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任务要求:
加快以科普基地为引领的各级各类科普阵地建设,大力提升服务功能。加强科普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与配置。推进科普资源数字化建设,扩大科普受众面。加强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努力实现科普工作全覆盖。
推进计划:
1.科普基地能力提升计划。加快市级科普基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达到20家,市级科普基地突破200家,区县级科普基地数量突破1000家。完善科普基地功能,对已有的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和大型户外科普场所按照规划分级、分批提升原则,改造一批科普教育基地,促进科普与教育、文化、旅游相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速区县科普阵地建设,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科普场馆。在重庆大剧院、重庆图书馆、国泰艺术中心、少儿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中拓展和完善科普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科技主题公园,形成一批大型综合性科普场馆。
2.基层科普设施建设计划。加强城镇社区科普服务设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科普设施、阵地建设,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功能。通过政策引导,定期开放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展览馆、陈列馆等社会资源,形成一批涵盖范围广的科学普及社会场所,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力争到2020年,社区科普活动室达到500个,建设“启明书屋”100个,全市90%以上的城市社区建有一个科普活动室(或科普学校)、一个科普画廊,60%的行政村建成“一站(科普活动站)一栏(科普宣传栏)一员(乡村科普员)”。完善我市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数据库及网站建设,推进科普资源数字化进程,扩大科普受众面。
3.公共场所科普功能建设计划。建立公共场所科普设施的标准与规范,引导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场所逐步增加科普内容。发挥现有行业部门基层公共科普设施的作用,为公众参与科普活动提供更多地机会和场地,建立“科普之窗”信息化平台300个。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把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文物等工作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科普特色的公共服务场所。在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及设施开展相关主题科普活动。鼓励中小学建立科技书屋、科技角,发展基于网络的虚拟科技馆,以科普动漫、科普游戏、科普视频等新形式,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研发10个与科技和科普相关的旅游产品,加强科技旅游示范点建设,让公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
4.科普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在2—3家高校开设科普相关专业和课程,支持高校加强科普策划写作人才、科普内容创作人才的培养;科技、教育、旅游及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科普相关人员的再培训,建立和完善基层科普管理人员、科技教师、科普讲解员、科技记者等多级培训体系。依托重点科普场馆、科研机构、专业技术协会、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机构、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传媒组织、科普企业等,建设20个科普人才实训基地,通过岗位实习、项目研究、实地考察、现场教学、交流研讨、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科普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到2020年,全市科普专职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具备大学本科学历的达到90%。发挥科普志愿者总队作用,出台《重庆市科普志愿者服务条例》,动员和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在职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中学生、传媒从业者参加科普志愿者队伍,加大科普志愿者服务大型科普活动和基层科普事业的引导力度,形成一支10万人左右的科普志愿者队伍,鼓励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做好所在地区的农村科普工作。引导和激励高校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科普能力的提升教育,做好院士专家和优秀科技人才的服务工作,引导院士专家、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热心科普工作。
(五)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
任务要求:
促进科研与科普的有机结合,将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成果等进行科普化,并将适宜向公众开放的科研设施面向公众开放,促进公众理解、支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分享科技创新成果。
推进计划:
1.科技计划项目增加科普任务计划。继续推进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增设科普任务,作为项目立项和结题的考核指标,其经费从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列支。提高政府配置科普资源的能力,促进科普设施、内容和传媒资源的集成与共享。推动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科技知识宣传、展教品研发和科普创作、科普活动、开放科研设施和科技成果传播等。组织实施科普类科技计划项目,吸引高校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广大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引导承担国家和重庆重大工程项目的科研团队和科技工作者,及时把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向公众传播。
2.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普及计划。围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基础及前沿技术以及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结合社会热点,通过科普期刊、科普报告、科技沙龙、网络访谈等方式,主动开展宣传与普及。开展院士专家校园行、企业行、社区行、农村行等系列科普活动。鼓励科学家担任科普导师、传媒科学顾问,参与科学创新教育与科技传播工作。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自身特色科技资源,编创科普图书、撰写科普文章、研发科普展教具、制作科普纪录片、微视频、公益广告等,建设科普成果内容素材库。
3.科技、科研机构面向社会开放计划。科研设施向公众广泛开放。引导和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面向社会开放,鼓励各机构利用科技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推进百家科研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级、市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社会开放日”活动机制。
五、保障措施
进一步发挥政府管理引导、资源保障和政策推动效应,在规划协调、政策引导和监测评估等环节,建立完整的科普工作链条,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的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协调机制。
进一步强化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在区县(自治县)和部门建立三项制度:年初科普工作计划申报制度,提出科普任务和实施项目;年中召开例会制度,交流沟通科普进展情况和研究落实科普有关事宜;年终科普工作总结报告制度,在此基础上每年编制重庆市科普工作白皮书。
优化部市合作、市区(县)联动、区域合作机制。以科普基地、科普项目的属地化管理为重点,完善市与区县联动机制;鼓励和引导区县(自治县)加强联合联动,在构建跨区域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共同举办科普活动、促进特色科普资源共享共用等方面形成叠加效应。
强化国内外科普合作与交流。完善有关政策,积极拓展渠道,引进国内外科普资源,吸引国内外机构投资本市科普事业和科普设施建设,鼓励有关部门、单位赴国内外开展科普活动、展览、展示;支持科普工作者赴市外进修、讲学或开展科普学术交流活动。
(二)强化政策引导,优化科普环境。
突出科普条例意识,在保障财政科普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科普投入,鼓励和支持境内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投资科普事业,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元化科普投入格局。落实科普工作有关免税政策。改革和优化科普项目及经费资助办法,加强科普研究,实现科普工作项目化。吸引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研究制定促进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科普理论、政策的决策咨询研究,探索依托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建设科普政策决策咨询研究机构,培育和发展科普智库,提高科普决策、管理的理论性、针对性和现实性。
(三)开展监测评估,深化科普激励。
深入开展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测评工作,定期发布公众或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发展报告。优化科普教育基地年度考核机制和评估机制,探索开展区县(自治县)科普能力综合测评,推进分类标准的制定,严格考评科普效果。以大型重点科普活动为试点,探索科普活动的后评估机制,确保科普活动务实有效。引导、鼓励民间力量设立科普奖项。探索开展优秀科普工作者及机构的奖励,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将科普工作纳入文明社区、文明单位考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