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重庆市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重庆市“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纲要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7-04 08:51:42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成效及问题
       一、发展成效
       扶贫产业不断壮大。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围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大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初步形成了以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为重点的优质中药材产业带,以奉节、忠县、万州等为重点的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带,以武隆等为重点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以城口、丰都、万州、开州、巫溪、巫山、云阳、酉阳、石柱为重点的草食牲畜产业带。2015年底,贫困区县柑橘占全市的63%,茶叶占全市的68%,中药材占全市的78%,榨菜占全市的72%,特色水果占全市的54%,出栏生猪、肉牛、山羊分别占全市的58%、87%和88%;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迅猛发展,带动8万贫困户28.5万人实现产业增收脱贫致富。
       科技服务能力增强。市农科院、市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千村创业扶贫科技支撑示范工程”,围绕全市贫困村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科技需求,以创业链为载体,以“一站式”网络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扶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构建了科技特派员创新中心、创业链工作站、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培训基地等平台,健全基层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建立了榨菜、山羊、生态渔、晚熟柑橘和荞麦5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2个推广试验站,55个推广试验点,重点布局在渝东北和渝东南贫困区县。组建粮油、蔬菜、经果和水产等各类产业科技专家组80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各228个,带动贫困区县8万贫困户运用先进实用技术。落实干部和科技人员3.7万人,结对帮扶34.3万户。
       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17个区县被纳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过110家、涉农网商超过2万户,20多个区县基本建成集孵化、培训、数据、网货打造等于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贫困村建成801个务服务点。探索特色电商扶贫模式,成功上线“重庆村游网”,建立“网上村庄”村级服务站83个。
       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成长。“十二五”期间,在贫困地区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80家、占全市的47%,其中国家级14家、市级320家、区县级1246家;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社1.78万个,贫困户参合率达33%;扶持发展家庭农场7802个,其中贫困户占20%。积极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采取订单带动、股份带动、委托代养、土地托管等方式,带动贫困农民发展产业脱贫。全市有40多家企业与农民实行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经营,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3654家,入股土地108.96万亩,成员42.1万户。同时,在贫困区县开展了农业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一些地方将龙头企业享受政府资金扶持与带动贫困户挂钩。
       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厚。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涉农财政资金的65%以上用于扶贫事业发展。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进村包户”定点帮扶,对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咨询。鼓励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商对接等互利双赢模式,开展贫困户教育培训,增强贫困户产业脱贫内生动力,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带动、农户积极主动的扶贫产业发展良好社会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覆盖面不够宽。部分贫困地方产业规模较小,项目较少,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覆盖带动贫困户不多,部分贫困户尚无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有的地方在政策扶持上还存在扶优、扶大、扶强倾向,对贫困户扶持力度不够,虽然从面上看特色产业发展不错,但贫困农户参与度不高。
       产业融合度不够深。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及休闲农业等尚未形成全产业链发展,资源、要素、技术、市场等未得到优化整合,农机租赁、农业生产服务、休闲农业等方面的龙头组织较少。以鲜活农产品、原料销售为主,加工比例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据不完全统计,贫困地区主要农产品加工比例为20%左右,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休闲农业存在产业发展与景观打造脱节的现象。
       利益联结不够紧。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贫困农户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贸工农一条龙和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不完整。部分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的新型主体社会责任感不强,对贫困户带动效果不好,贫困农户受益不多。
       抗风险能力不够强。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不完善,跟踪掌握市场信息不及时,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宽,市场价格体现不充分。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特色产业的品种不多、面不广、保险险种有限、保额不高,导致农户在面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时抵抗能力弱。
       品牌带动力不足。在全市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三品一标”认证总数2660个中,贫困地区占比不到30%。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不健全,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公共品牌不响亮,特色品牌不突出,企业品牌不彰显,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品牌经济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政策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均把产业扶贫列入脱贫攻坚的重点之一。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攻坚的意见》《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以及13个方面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形成了“1+1+13”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为发展壮大扶贫产业、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市场机遇。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对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消费需求日益迫切,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样化、生态化、个性化趋势。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特色品种独具,能够更好地契合消费结构升级需要,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拓展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合作互联互通加快构建,为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市外、走向国外提供了宽广舞台。良好的市场机遇有利于资源、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为扶贫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革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时代主旋律,尤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户籍制度改革等深入推进,为加快产业扶贫注入更强动力,带来更多改革红利。同时,农村各项改革有利于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分享更多的产业链增值收益,激活贫困户财产增收潜能,拓宽贫困户外部增收渠道,增加贫困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切实带动农户增收脱贫。
       众创机遇。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返乡农民工、普通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小微企业,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与电子商务等,推动特色产业链向贫困区县、贫困乡村、贫困户延伸,为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源泉。近年来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叠加的农村政策红利逐渐释放,促进更多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集聚,逐步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二、挑战
       基础设施薄弱。我市大部分贫困地区山高沟深,地域偏远,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物流网络、营销网络相对薄弱,受城市辐射带动有限。特别是秦巴山、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业用地多是“巴掌田”“鸡窝地”,耕地碎片化;基础设施投入欠账较多,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建设相对滞后,骨干水利工程少,渠系配套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中低产田占比高,旱涝保收面积占比低,农业耕作条件差,不适应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需要,制约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资源约束趋紧。农业属于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失的基本局面没有改变;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就业技能不多、应用新技术能力较差的基本问题没有改变;农业现代化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成本“地板”抬升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冲击,缺劳力和转方式的双重考验,农业兼业化、农村空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突出。且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业用地日趋紧张,产业用地矛盾更加突出,水资源短缺现象不断加深,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内生动力乏力。习总书记指出:“扶贫根本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强劲的内生动力”。从我市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看,除年老体弱、病重身残、自然灾害外,部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没有真正树立自力更生、劳动致富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既需要借助外力,更需要发挥贫困地区主体作用,激发贫困农户内生动力,转变观念、奋发图强、主动学习、勤劳致富,从根本上拔除贫困根源,走内生式的产业脱贫道路。
       生态环境脆弱。我市扶贫攻坚主要集中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渝东北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脆弱敏感,自我修复能力不强,生态涵养、生态保护任务重。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产业扶贫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必须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必须突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守住耕地、林地、森林三条生态红线,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系列决策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以贫困村为主战场,统筹区域发展与产业扶贫、当期脱贫与长期致富、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到户落地,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项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农户受益精准
       始终瞄准农村建卡贫困户,调动贫困人口主动积极性,加大政府支持,加强社会动员,合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实施精准帮扶,把建卡贫困户稳定、长期受益作为产业扶贫边界,从贫困户实际出发优选产业、制定政策,自下而上搞好产业规划布局,确保贫困户真正参与、真正受益。
       二、产业选择精准
       综合考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技术支撑、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选准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打好用活绿色生态牌、乡村特色牌、民族民俗牌,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确保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兼顾。
       三、项目设计精准
       整合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着力关键环节,注重贫困户的参与度,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益,科学设计项目。找准项目实施与贫困户受益的结合点,构建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联动联考精准
       产业扶贫实行市级规划考评,区县负责规划编制、资金整合、具体实施。精准创设产业帮扶政策措施,保障资金、物资等支持手段与贫困村、贫困户紧密结合,把产业扶贫成效与脱贫攻坚绩效挂钩,重点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村户脱贫效果等情况进行考评。

       第三节  产业体系
       围绕全市农业农村“十三五”产业布局、产业体系和发展重点,科学分析贫困地区特色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主体带动以及产业覆盖面等,遵循建卡贫困户发展意愿,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旅则旅,推动全市重点特色产业与贫困区县、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有效对接,支持贫困区县因地制宜培育2—3个优势特色产业,帮助贫困乡村、贫困户优选发展1—2个主导产业和特色项目。重点发展草食牲畜、中药材、高山蔬菜、特色果业、生态渔业、茶叶、家禽、蜜蜂、烟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10大扶贫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形成扶贫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

       第四节  主要目标
       扶贫产业覆盖农村建卡贫困人口120万人。到2017年,通过产业脱贫58.9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30%以上,贫困区县全部“摘帽”,基本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到2020年,全市扶贫特色效益农业力争实现总收入300亿元,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跟上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优先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从整体上改变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资金分配等方面重点倾斜,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基地发展。到2020年,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00万亩以上,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扶持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促进产加销旅服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全市贫困地区培育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加工企业8个、1亿元以上的40个;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产值达到1800亿元。在贫困村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3000个,实现年综合收入50亿元,覆盖带动贫困户19.29万人。
       ——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加大智力扶贫力度,全面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转移务工技能培训,有效解决贫困户缺技术、缺技能问题,使其拥有一技之长,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拥有1—2个增收项目。

第三章  扶持重点
 
       第一节  良种供应
       把良种种苗供应作为产业扶贫的基础工程,支持贫困区县因地制宜建立完善良繁体系,明确良种供应渠道,健全特色产业良种供应链条。
       一、提升种植业良种供应水平
       大力实施良种种苗工程,保障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的种苗要求。加大中药材、茶树等种质资源保护,支持城口、巫溪、秀山、酉阳等创建国家级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区、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等,支持贫困地区改扩建茶树种质资源圃。加强中药材、特色果业、蔬菜等良种选育繁育及种子种苗基地建设,支持建设一批蔬菜、薯类等集中种苗繁育中心和果树无病毒良种繁育场,重点扶持建设温室大棚、漂浮板、育苗基质、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
       二、加大畜禽良种繁育场建设
       把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养殖业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重点支持畜禽良种扩繁场建设。围绕全市畜牧业结构调整总体部署,根据各区县畜牧业发展基础和贫困户需要,因地制宜建设种畜禽场,确保贫困户牛犊、羔羊、仔猪、仔兔、鸡苗等需要。加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积极开发利用城口山地鸡、巫溪大宁河鸡、渝东白山羊、重庆板角山羊、酉州乌羊等地方品种,推广经济效益显著的杂交组合。发挥中蜂资源优势,支持区域性中峰保种场建设。

       第二节  产业基地
       一、建设优质种植基地
       在贫困村适宜产区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产业基地。配套完善贫困地区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重点扶持建设灌溉渠道、排水沟、山坪塘、蓄水池、灌溉管网、泵站等灌溉排水设施,机耕道、耕作道等田间道路设施,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等土壤改良措施,支持有条件地区开展营养诊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加快建设黄连、党参等特色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轮作基地;打造三峡库区脐橙产业带,玫瑰香橙产业带,晚熟杂柑商品化产业集群;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和老茶园改造;发展壮大木本油料原料林基地;稳定提升蚕桑、烟叶、笋竹基地。
       二、提升养殖基地建设
       提倡适度规模养殖,推广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贫困户建设圈舍、青贮池、粪污处理设施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发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推广草田轮作制,支持贫困区县合理开发天然草地、建立人工草地,发展以优质肉牛、肉羊、肉兔、长毛兔为主的草食牲畜。扶持贫困户建设存栏50只左右的小规模山羊养殖场,推广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山羊养殖模式。支持山羊养殖大县建立山羊集散中心。发展家禽适度规模经营,科学发展林下养鸡,控制单位面积养殖规模,推广轮牧方式。坚持中西蜂发展并重,以南川、彭水、城口3个“中华蜜蜂之乡”为重点示范基地,大力扶持发展中蜂养殖基地;依托潼南、涪陵季节性蜜源,积极扶持发展西蜂养殖基地。

       第三节  产品加工
       一、扶持发展产地初加工
       推进龙头企业深精加工与农户初加工分工合作,强化农产品产地加工标准化建设,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农产品初加工,提升农副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扩大建卡贫困户开展初加工建设补助,支持发展贮藏、保鲜、烘干、分等分级、包装和运输。重点支持蔬菜分级包装、净菜加工,柑橘商品化处理,中药材、粮油烘干,苕粉、稻米加工包装,禽蛋保鲜、包装,松花蛋、盐蛋制作等。引导贫困户在定点屠场进行畜禽屠宰,支持冷鲜肉分级供应。
       二、重点推进精深加工
       根据原材料供应规模,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向贫困地区延伸,与贫困户有效对接,重点建设冷藏保鲜、加工配送、质量检测等设施。依托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支持发展鲜果速冻脱水风干、果酒酿造;核桃、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加工植物油、保健品;猪肉加工腊肉、香肠;竹笋、食用菌等森林食品加工。鼓励发展丰都麻辣鸡块、武隆羊肉干等旅游方便食品,以及冷链物流配送的真空包装白条鸡等。支持贫困区县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县、示范基地,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加工企业品牌。

       第四节  市场流通
       一、市场体系建设
       健全市、区县、乡镇三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强化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服务,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和上市“最初一公里”组织化水平。大力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集配中心和田头市场、小型移动超市建设。积极发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多种农产品流通业态和农商对接模式。围绕扶贫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强化品牌引领,培育重庆扶贫农业产业主体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让“品牌扶贫”成为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二、积极发展冷链物流
       加强贫困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和改善行业监管,保障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实现贫困地区鲜活农产品全流程无缝对接。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鼓励贫困地区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贫困区县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商贸流通企业等改造和建设一批适应现代流通和消费需求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积极引导贫困区县冷链运输物流企业通过统一组织、按需配送、计划运输的方式整合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在贫困区县开展农产品电商运营示范行动,首批支持贫困区县发展5个示范龙头企业、50个示范专业合作社、500个示范家庭农场。农业信息化相关项目优先安排到贫困区县实施,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平台,推进贫困区县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以物联网技术为主的数字农业。推动电商与贫困村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贫困户生活日用品等电子商务,鼓励区县推行生鲜农产品网销补贴。规范贫困村市场秩序,建立健全适应电子商务需求的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和网络投诉处理平台。加强电商监管,推行信用档案制度,净化市场环境。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推进“快递下乡”。全面推进“网上村庄”建设,促进将贫困村乡村旅游、农副产品等资源与电商平台对接,让“网上村庄”成为带动增收致富、实现精准扶贫的引擎和重要抓手。

       第五节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一、突出发展五种模式
       依托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农事景观、森林湿地、乡土文化和特色产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人家和休闲康养,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以“千年巴渝,多彩乡村”为主题,培育发展景区景点依托型、特色产业支撑型、高山避暑纳凉型、科普体验观光型、民俗民族风情型“五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二、改善基础环境条件
       加强贫困地区休闲农业经营场所的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餐饮住宿的洗涤消毒设施、农事景观观光道路、休闲辅助设施、特色民宿、乡村民俗展览馆和演艺场所、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贫困村以“改厕、改厨、改房间”为主体的农舍改造,加强传统民居保护修缮,鼓励发展特色民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环境整治。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广“重庆村游网”,推出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搭建旅客和贫困户沟通桥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三、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
       强化休闲农业经营场所创意设计,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为休闲农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创意设计服务。积极引导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服务。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将休闲农业、森林旅游讲解员、导览员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逐步推进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充实一批规划设计、创意策划和市场营销人才。加大休闲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分层次制定相关标准,逐步推进管理规范化和住宿服务标准化、餐饮服务标准化、导游服务标准化等。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和服务组织建设,通过自我服务、管理和约束,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竞争行为,营造公平环境。

       第六节  利益联结
       一、互助合作
       充分发挥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和村委会等的带头作用,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原则,支持贫困村组建村级互助合作社,积极吸纳建卡贫困户入社。根据贫困户现状实际,采取合作社对口帮扶方式,统一争取产业项目支持,统一提供业务技能培训,统一流转承包土地,搭建贫困户与龙头企业的沟通桥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承担实施相关涉农项目。对农民合作社达到一定规模,运行规范良好,带动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的,适当给予补助。
       二、股份合作
       支持贫困户将农村承包土地林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折价入股,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建立股份合作关系。鼓励将扶持建卡贫困户的项目补助资金作为现金股,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按照持股金额以不低于银行基准利率的标准享受固定分红和赢利分红。探索将贫困村集体所有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等经营性资产折价入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关财政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投入设施农业、养殖、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应当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三、订单生产
       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特色产业。按照协议,贫困户生产和提供产品,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服务、收购产品。推行土地托管、委托代养、借母还犊、寄养付酬、反租倒包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对参与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在品种引进、品种改良、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对贫困户发展生产给予适当支助。
       四、结对帮扶
       积极引导村企共建、结对帮扶,鼓励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建立帮扶合作关系,支持经营主体在贫困村建立生产基地、吸纳贫困户就业、订购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等。完善帮扶带动绩效评估机制,对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企业和组织,采用购买服务和贷款贴息等方式进行奖励补贴。积极开展产业联结合同机制的宣传与推广,加强政府部门、企业和贫困户有关合同联结机制的法律、法规培训教育,提升贫困农户产业联结合同参与主体权利责任意识。力争每个贫困村与1户以上的企业建立规范的合作关系。
       五、定点劳务
       开展常年性贫困户劳动力动态调查和监测。对有意愿外出打工的贫困户,根据其自身条件,帮助联系定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组织季节性劳务创收和长期性劳务输出,实现增收脱贫。采取就业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方式,鼓励企业优先吸纳贫困户务工就业,增强企业在扶贫带动工作中的积极性。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反租倒包”“分季共享”等形式将土地反包给建卡贫困户,增加贫困户收益,降低经营风险和劳务成本。积极发展劳务外包。
       六、财政涉农资金股权化
       全面推行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财政资金投入到农业企业的补助项目(对农民直接补贴、土地整治、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家庭农场补助、贷款贴息补助项目除外)的50%以上,作为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持股。项目持股比例为,农业企业不高于5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农民持股不低于40%;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民合作社的补助项目,持股比例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股10%,合作社领办者持股不超过30%,其余成员持股不少于60%。每个区县每年用于股权化改革的涉农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连续实施5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按持股金额5-10%/年的标准实行固定分红。

第四章  政策保障
 
       第一节  土地政策
       一、明晰集体资产产权
       定期清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依照程序确认法定权属,进行产权登记。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多元化,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均可折价入股。分类推进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建立健全改制后资产管理、经营、分配等制度,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合法权益。
       二、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发展土地经营权评估中介机构,建立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开展“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放活土地经营权。鼓励贫困村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采用入股、租赁、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引导贫困户以农房、土地、林地经营权等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保底分红”等政策,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
       三、保障发展用地空间
       充分保障贫困区县发展必要的用地空间,支持贫困区县建设项目用地。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等部门关于用好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渝府办发〔2016〕211号)精神,用好农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政策。多渠道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设施用地,对配套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用地安排计划指标;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规模达到200亩以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500亩以上的生态公益林,允许在符合村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在周边使用不超过5亩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乡村旅游业。支持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用地和林业设施建设。对符合规划的森林旅游项目,保障新增建设用地。盘活农村相关资产资源,合理利用新增耕地,对集中连片整治规模达到200亩以上且整治后有新增耕地的,允许按增量的7%且不超过5亩的土地用于农田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节  投入政策
       一、政府投入支持
       坚持财政扶贫资金撬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双向联动,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向渝东北、渝东南贫困地区倾斜。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对纳入整合使用范围的中央和市级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一律按照因素法切块下达,实行任务、项目审批、监管、绩效五下区县,区县根据本地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统筹整合使用,资金使用情况向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非试点区县的向市级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健全对口支援、“圈翼”帮扶机制,确保帮扶资金紧紧瞄准建卡贫困户,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围绕贫困区县、贫困村脱贫摘帽时序,通过跨年安排预算、提前调度资金等方式,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完成。
       二、金融扶贫支持
       积极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重庆市金融业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方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深入推进金融扶贫主办行、金融扶贫产品创新、示范典型创建以及金融精准扶贫统计金融扶贫“四大行动”,增强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用。提升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效能,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将扶贫再贷款重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拓宽面向建档贫困户的“五万元以下、三年以内、基准利率、免担保免抵押”扶贫小额信贷的覆盖范围,增强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的风险分担作用。完善贫困地区的财政金融奖补等联动扶贫机制以及“两权”抵押贷款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村级农村金融服务组织试点等产业扶贫政策体系建设,增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贫困乡镇、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拓宽扶贫融资渠道
       引导社会资本通过众筹、慈善等方式积极参与特色产业扶贫。利用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山东对口帮扶、三峡移民对口支援、区县对口帮扶、爱心扶贫等扶贫平台,切实加快扶贫攻坚进程。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分别设立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到贫困地区从事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等。积极搭建合作平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东部发达地区“东企西移”,到市内贫困地区投资发展。协同抓好相关配套政策落实,民营企业家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通过多措并举拓展农村融资渠道,满足贫困区县产业发展资金需求。

       第三节  服务体系
       一、强化农业科技服务
       大力实施“科技特色产业促进行动”“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扶贫行动”。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公益性单位的职能作用,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市场信息服务力度,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建立农技服务精准到户机制。统筹市、区县、乡镇农业科技力量,向每个贫困村派驻1名农业科技人员。对贫困人口职业培训给予补贴,涉农培训资金65%以上用于贫困区县转移就业和新型农民培训,“60万扩大就业技能培训”民生实事项目优先覆盖贫困人口。到2020年,确保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
       二、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发展农机作业、良种繁育、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建设粮食烘干、农机场库棚、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深入开展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支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向贫困户提供良种供应、农资购销、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到2020年底,在贫困地区建立产业基地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350家,累计发展家庭农场1万个、农民合作社2万家、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500个。

       第四节  农业保险
       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推进保险险种在贫困区县全覆盖。适当提高农业保险保额,对贫困户发展符合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的产业,实行保费全额补助。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积极开发推广收益保险、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设施农业保险。精准对接产业脱贫保险服务需求,将保险服务从农业生产环节向加工、流通、贸易、融资等环节延伸。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推广“保险+银行+政府”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鼓励开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探索开展贫困户土地流转收益保证保险,拓宽保险增信路径。优化保险理赔服务流程,探索建立赔款预付制度。鼓励区县因地制宜建立产业发展风险基金,以丰补歉,防范和降低市场风险。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一节  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健全产业精准扶贫协调工作机制,市农业、扶贫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政策制定、检查指导等工作。贫困区县要承担主体责任,建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职责,做好规划制定、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各级扶贫开发机构要切实发挥统筹谋划、决策部署、沟通协调、指导督促的作用,确保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第二节  完善实施机制
       一、健全产业到户工作机制
       按照产业精准到户、精准施策的要求,以建卡贫困户为基本单元,自下而上做好产业规划布局。抓好产业到户模式总结和设计,便于帮扶工作队指导和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对纳入产业扶贫对象的建卡贫困户逐一建档立卡,逐一明确发展的产业、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增收目标、帮扶责任人等,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
       二、建立扶贫对象动态跟踪机制
       主动与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接,扎实做好扶贫信息化建设,加强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建立完善农村贫困统计监测体系,着力打造“上下联通、左右共享”的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坚持实事求是,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完善档案资料。依托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立建卡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信息报送制度,动态跟踪、及时更新产业扶贫信息,实现对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精准化管理,提高产业扶贫的透明度,为考核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便利。
       三、创新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强化贫困区县资金整合使用自主权,加强绩效评价,提高使用效益。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制度,督促区县落实监管首要责任,落实扶贫资金项目民主决策、公示公告和村级扶贫义务监督员制度,强化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深度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并作为考核工作绩效的主要指标。加大审计监督检查力度,探索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督,引导贫困人口主动参与,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夯实事前监管基础,推动事中监管落实,抓好事后监管问责。加大专项检查和督查、督导力度,探索更加有效的监管方式。组织开展审前自查自纠,切实做好全市扶贫资金审计工作。
       四、建立金融扶贫监测机制
       认真做好信贷投放、支持对象、扶贫方式、解决就业人数等专项数据统计,全面客观反映金融机构金融扶贫进展和成效。组织开展金融扶贫现场或非现场督导,将评估督导结果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宏观审慎管理、财政奖补等挂钩,强化激励约束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参与金融扶贫的积极性,推动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五、完善督查指导工作机制
       建立县域特色产业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坚持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督查与定向督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督查,不定期开展随机抽查。委托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对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化区县主体责任,严把脱贫质量检测关。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对未按计划完成目标任务、工作中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违规操作等行为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完善扶贫对象退出验收机制
       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和办法,坚持区县自查、市级检查、第三方评估、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自下而上扎实开展多角度、全覆盖的检查验收。对验收脱贫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继续实施帮扶政策,进一步巩固减贫脱贫成果,确保稳定脱贫。对原向贫困区县倾斜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20余项政策,逐一梳理锁定,以后年度比例不变、力度不减,并分步纳入五大功能区转移支付体系,不再与贫困“摘帽”挂钩,鼓励贫困区县主动脱贫摘帽;对专门用于贫困区县、贫困人口的10余项政策资金,设置脱贫摘帽3年过渡期,过渡期间保持总体不变。

       第三节  重点工程项目
       项目是产业扶贫实施的重要载体,本规划纲要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启动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带动能力。创新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探索采取扶贫专项资金、整合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筹资金等投融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与管护。加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强化廉政建设,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和规定办事,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

上一篇: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重庆市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